自俄乌局势升级以来,两国附近多个海域商船通行受到影响。自24日起,乌克兰军方已叫停港口的商业航运,乌克兰最大港口敖德萨港也已经关闭。由于俄、乌两国主要出口货种为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因此,与之相关的海运价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小型油轮的运价更是出现一天上涨超五倍的情况。
全球189万海员中有10.5%是俄罗斯人,另外4%是乌克兰人。由于全球近15%的海员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航运业恐怕因乌克兰局势面临更严重的劳动力紧缺难题。
根据国际航运商会(ICS)发表的声明,全球189万海员中有10.5%是俄罗斯人,另外4%是乌克兰人。伴随乌克兰局势升级,几周前还被认为是低概率的油轮、干散货和集装箱运费上涨的情景突然也变得更加合理。
上周四,包括马士基、达飞在内的多家航运龙头均宣布,暂停船舶在乌克兰靠港。从实时船位图来看,乌克兰主要港口敖德萨和赫尔松附近仍有不少船只滞留。多家船公司表示,在航船舶都在积极调整航线。
与此同时,“抢油”现象再次出现,分析人士指出,出现“抢油”的原因,一是贸易商担忧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将被制裁,此外,市场也担忧俄罗斯船公司被制裁,这将导致部分船型运力大幅减少、运价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俄乌局势对全球航运的影响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将取决于事态恶化程度、以及后续制裁力度。
船员短缺恐加剧
综合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报》等媒体报道,乌克兰利沃夫海关部门高官丹尼尔·缅希科夫24日在脸书发文称,由于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18至60岁乌男性公民将被禁止离开乌克兰。
ICS表示,由于90%的全球贸易通过船舶运输,供应链可能会中断。“为了维持这种不受限制的贸易,海员必须能够在世界各地自由上船和下船(船员换班)。”ICS称,随着该地区(乌克兰)的航班取消,这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支付海员工资的能力也需要通过国际银行系统来维持。
ICS于2021年发布的《海员劳动力报告》称,目前有189万海员在全球商船队中运营超过74000艘船舶。其中,有198123名(10.5%)海员是俄罗斯人,这些人之中的71652名是高级船员。乌克兰籍海员为76442人(4%),其中47058名是高级船员。两国海员人数加起来占全球海员总量的14.5%。
根据ICS的研究显示,平均每艘船上至少有3个国籍的海员,有时则多达30个国籍。ICS表示,由于疫情期间的疫苗识别、边境管制、检疫要求和行动限制等问题,航运业已面临劳动力紧缩和运营问题。
此前ICS就曾警告称,如不采取行动增加海员数量,商船船员将出现短缺,这会增加全球供应链的风险:疫情带来的严厉旅行限制加剧了这种情况,海员无法按期更换,目前有10万人在海上的合同期限已经逾期。
干散货货运价格上涨
乌克兰局势升温之际,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应声大涨突破2000点至一个月新高,散货船运价全线上涨。其中在2月21日,BDI指数上涨78点至2045点,涨幅4.12%。
截至2月25日,BDI止步2076点,上周累计上涨5.7%。
考虑到黑海区域是干散货出口的关键中转站,军事行动可能会限制黑海的船只活动。据航运经纪公司Barry Rogliano Salles集团(BRS)数据计算,2021年黑海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地区,货物出口量为1.112亿吨;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0%,乌克兰占全球玉米出口的16%。
BRS指出,截至1月底,乌克兰已经出口了当前销售期预测中71%的小麦,但仅出口了预测中32%的玉米。同时,农产品出口在陆地上也面临风险。BRS表示,由于农民逃离冲突、农业基础设施和设备受损以及该地区经济陷入瘫痪,冲突可能会大幅减少粮食产量,而乌克兰最多产的农田有很大一部分位于东部。
总体而言,众位分析师认为干散货和油轮运输的某些尺寸类别的运费可能上涨,其前提是冲突引发的贸易中断将迫使替代进口货物从更远距离进行运输,从而需要更多船舶供应。
国际海事战略(MSI)在一份新的干散货报告中表示:“如发生冲突,粮食和煤炭市场将受到干扰。影响取决于时机……但 MSI 预计会出现短期中断和对长途贸易的需求增加——例如,欧洲长途煤炭进口将强劲”。
业内提示
据相关业内人士提醒,“最近如有做空运业务的,对航司选择要十分敏感。此次事件将对国内空运格局产生影响,以北京为例,目前RU是货机,飞欧洲还是很好的,SU也不错,BA目前没有飞。如若国际开始制裁,欧洲运力会有影响。目前遇到敏感国家,尽量先收款。”
目前集装箱市场运力周转遭遇瓶颈,集装箱市场运价高位震荡,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较高。若俄乌局势持续紧张或进一步升级,或将影响市场预期。同时,请持续关注欧美等地区国家的相关应对措施,是否会在更广的层面上影响全球经贸格局。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战争很严肃,勿拿战争当玩笑!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一定程度代表着国家形象,请大家谨慎发言,拒绝玩笑、段子、烂梗,维护中国形象!
文章来源:宁波航运综合第一财经、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