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TikTok广告投放及相关问题全解析

2025年TikTok广告投放是电商关键,但卖家常遇消耗问题,如定向过窄、出价不当、创意同质化等。解决策略包括优化出价、控制同类计划数量、提升素材质量等。素材可通过搬运、混剪、原创或红人合作获取,需注意本土化。东南亚市场竞争激烈,需结合广告、达人和直播联动。国内品类出海仍有红利,但需精准投放和本土运营。

2025年TikTok广告投放及相关问题全解析

TikTok 广告投放及相关问题探讨

在 2025 年,TikTok 投放已成为电商业务的重要环节,许多跨境卖家都对如何在 TikTok 上投放广告,以及如何选择 Promote 和 TikTok Ads 等问题颇为关注。TikTok Ads 涵盖了所有商业化广告,包括品牌广告和竞价广告,但在实际操作中,卖家们遇到了不少难题。

TikTok Ads 广告计划消耗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帐户计划曝光人群定向覆盖过窄。定向的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计划的覆盖曝光量以及品类受众人群。例如,5 千万以上的曝光量覆盖和一亿以上的曝光覆盖量,其消耗速率是不同的。

2. 出价高低会产生影响。需将产品出价与同行均值进行对比,如果消耗速度慢,可按照当下出价的 5%-10% 去增加。若出价超过客单价的一倍仍未消耗,那就可能不是出价低的问题,而是帐户方面的原因。

3. 同类定向目标过多,会导致计划创意同质化严重。建议同定向同目标计划不超过三个,因为相同计划会相互抢量,从而出现不消耗或消耗慢的情况。

4. 若平台账号存在违规限流和口碑分低的问题,可通过复制大量计划来堆积消耗。比如一个计划消耗 10 块,可复制十个相同计划,先将帐户消耗硬叠加起来,然后用低单品成交拉高店铺分。当关注到消耗流速变快时,要及时更迭停止计划!

5. 素材质量至关重要,毕竟内容素材是千变万化的关键。

6. 账号权重低的话,可以找 AM 查一下帐号属性。

投放素材获取方式

一、搬运(国内平台)混剪(混剪多视频爆款素材)原创(模仿拍摄脚本)找红人(出钱出产品)

1. 国内素材:国内没有真人出镜的素材可直接使用,但需注意不要选择国人出镜的素材,并更换文案和 BGM。

2. 其他广告主素材:

  • 直接拿来投放可能数据不太好,但可用于快速测试可行性。

  • 很多广告主的素材其实是优质的,只是他们未能成功投放,说不定您能成功,这便是机会所在。

3. 混剪:当找到认为不错的品和素材时,可先直接拿来投流,观察数据。若数据良好,再进行混剪。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混剪手法包括缩放、加速、翻转、拉伸、碎剪、加边框、打乱顺序、贴纸、滤镜、文案、配音等。工具方面,国内剪映或海外版剪映(CapCut)均可实现,建议使用海外版,因为国内的英文配音效果可能不太理想。素材混剪的核心是为了混剪出爆款素材,要通过不同素材契合产品进行各种测试,而不是搞错逻辑。

如何发现自己被限流

可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后台会对数据进行分析,查看数据推流的占比。在视频分析中,如果来源中没有 for you,就表示被限流了。此时,需要找官方摘掉标签,解除限流后,视频将会再次得到推送。一般来说,国内抖音的占比大约为 1 / 10 左右,量级更大的话,占比可能会更少。例如,拥有 1000 粉丝,基础播放量通常会增加 10%左右,即增加 100 的播放量,播放量大概率在 200 - 300 区间。这便是流量的沉淀过程。如果每条视频播放量都能达到一万以上,那么 10%的用户会刷到您的内容,不过 10%的比例已经算较高的了,相当于拥有 10%的铁粉。再加上基础播放量 200,平均一条视频的播放量大概是 1000 多。

投放素材的注意事项

很多视频剪辑会为了提升点击率而违背人群意愿。例如制作车品视频时,在车旁安排一个漂亮小姐姐跳舞,虽然点击率和停留时间有所提升,但用户点击后不一定会因为素材而产生购买欲望,转化难度较大。最重要的是价格、素材与人群的匹配度,以及整体的转化目标。卖家可以通过设立中高低档价格,在利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内测,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化。同时,还需要注意投放消耗与转化的情况。如果消耗了几美金或几十美金,大约在 5000 播放量左右仍未实现转化,那么可能是价格问题,或者是落地页的装饰、销量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没有销量和评价,用户进入页面后看到空白内容,很难选择下单。因此,卖家可以添加一些好评等内容,做好这些冷启动工作,确保产品与广告素材一致。

按出价投流的情况

按出价投流需要动态看待。不同的出价方式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自动出价的逻辑是,当不清楚所投放的品类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人群中应出何种价格才能获得流量时,官方会自动出价。然而,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若大家都采用自动出价,例如一个卖家的产品,您出价 10 块,而另一个卖家出价 11 块,或者有 10 个人销售同一产品,可能会引发价格竞争,导致成本越来越高。不过,品牌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像印尼箱包这类产品的投放热度并不高。因此,不要过度依赖一种投放方式,而是应投放一定的量进行测试,如自动出价、手动出价、high value、GMV、ROI 等分别进行测试。high value 指在广告投放中,后台会帮助广告主尽可能地寻找会购买单价高的人群。

按计划维度确定受众还是按广告账户定人群

应按计划维度来确定受众。受众可理解为想要覆盖的人群,每条计划打算覆盖哪些人,就将素材投给哪些人。受众人群包有一些玩法,比如将历史购买过的人群打成一个包,若产品有复购需求,可定向告知系统只投这部分人群,只要产品有复购且达到周期,就会产生复购,这便是复购人群的打法。若要拉新,则针对新用户进行促销,如新用户买一送一或给予特殊折扣券等,同时需将老用户排除掉,再结合短视频加 LSA。

人群包在后台的操作方法

例如跨户打人群包,若 a 账户的 a 广告户对 a 店的投放效果良好,可打造一个 a 店铺的人群包,b 店铺的 b 广告户便可投放该人群包,从而实现跨户人群的圈选,且圈选的是复购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跨户冷启动。对于新户投放而言,如果不知道要投放的人群具体是什么,系统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探索。此时,告知系统优先投放复购人群,即投放某个店铺已经成交的人群,这样转化率较高,系统也能明确探索方向,后续便会进行智能推荐。这种打法通常适用于已经有大量成交、沉淀出良好模型的情况。无论广告的玩法如何变化和调整,想要让模型更加完善,就必须有数据沉淀。数据沉淀越多越精准,模型推算也就越准确,相应的品类也就越容易推广。当然,竞争也会随之增大,除非能独家打造出品类模型。

账户投入投流时间与模型精准度的关系

需要区分公域数据和私域数据。私域数据是指自己店铺的数据,例如投放女包,了解其需求人群。实际投放女包的用户越多,成交数越多,那么公域中系统所知晓的数量也会越多,后续投放也会更加精准。比如在整个印尼地区,只有您在投放女包,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帮助后续的人探索人群。如果有某种方式能帮助系统更好地锁定人群,就能获取到最大的流量。

越南美妆个护类产品广告投放效果不佳的解决办法

在 2025 年,个护赛道已进入第二阶段,单纯依靠广告驱动可能效果不佳。如今,无论是印尼还是其他国家,个护赛道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如果想仅通过混剪的方式在该赛道投放广告并与头部团队竞争,成功的难度较大。现阶段,热门品类对商家的流量渠道获取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将达人、广告、直播间联动起来,才能提高效益。例如,最终的打法可以是 BSA,即通过短视频投放来提高曝光度,然后利用 LSA 进行收割。那么,最终可能在 VSA 上进行短视频投放,即使 ROI 不盈利或略有亏损也没关系,因为可以在 LSA 上通过直播间付费成交来撬动自然流量,从而使整体大盘实现盈利。站外渠道也可以加以利用,如 Shopee、Lazada 等,毛利可能会特别高,因为没有花费广告预算,用户是通过明确的购买搜索进入的,所以仅想从短视频通过混剪方式来操作,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素材全部来源于国内,产品又是标品或通品,可查看嘀嗒狗数据,了解该品类的大盘情况、竞争程度以及正在投放的素材数量。如果已有同类型素材在投,不太建议进行该品类的操作。

精准流量和自然流量的选择

达人发布完视频后,为其投放精准的广告流量,就能超越 90%的带货视频,这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建联的成本通常不低于 100 块,包括商品、样品、达人 BD 以及时间成本等,整体加起来大概在 50 - 100 块。既然已经花费了 50 块,不妨再增加一些投入。广告流量的精准度比自然流量更高,广告流量追求的是投入产出,官方会为此负责,尽量为您提供相应的结果,所以会推送最精准的用户。然而,自然流并非如此,它可能是随机匹配的,官方无需为此负责,出单转化率较低,只有当达人数量足够多时,才有可能概率性出单。比如完播率、互动率达到一定指标后,可为其增加一些流量。如果视频原本推送的自然流量不精准导致不出单,而不是视频本身质量问题,那么在视频投放后,付费流量会校准流量推送的模型。校准流量模型后,会有更多的自然流量。如果产品是复购型产品,将精准流量推送给复购人群,在大概率会转化的情况下进行补充,既能实现精准转化订单,又能校准推送模型,有可能精准地引爆达人自然流的带货视频。与国内的抖音逻辑相同,唯一最大的区别在于 TikTok 电商人群的属性还不够精准,人群圈层不够大。目前,整个做 TikTok 付费的电商用户人群数量不足,导致整体的流量分配不够。随着投放广告的增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东南亚小店的发展情况

东南亚市场进入难度较大,需要对当地文化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在达人方面,如果想要大量铺货,效率端口需要借助机构或专业的 BD 团队,因此国内在达人端的操作不多。直播方面,基本上国内无法进行跨境直播,必须在当地开展。在当地开展直播需要跨国操作,搭建团队并进行培训,整体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高。广告方面对素材要求较高,纯粹混剪虽然可行,但时间窗口在不断后移。在东南亚地区,素材团队最终还是要将内容做到本土化。获取流量并非难事,比如制作宠物类型的账号,相对容易获得一两千万的播放量,但难点在于实现销售,最终还是要通过优质内容来推动商品销售。东南亚市场较为分散,包括 5 个国家。目前尚未见过同时搞定 5 个国家的跨境团队,最多能搞定 3 个国家。能够同时涉及多个类目的大卖已经达到 10 个亿的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在东南亚市场,能做的并非仅仅是流量方面,广告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前期有红利时,随意投放都可能盈利,但后期需要在其他方面获取收益。当连 TikTok 都无法实现盈利时,可以选择 Shopee、Lazada 等平台。想要入局的卖家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整体布局,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点,当地有实力的团队可能会占据您的品类和优势。

国内品类出海的盈利情况

大部分国内品类出海后都可以实现盈利,因为这些产品本质上是享受渠道红利。即在这个渠道中,每个类目的产品都有销售的可能,只是每个类目的核心打法和优势有所不同。淘宝和拼多多是依靠渠道起家的,抖音也是得益于渠道红利。在抖音上能销售的东西,在 TikTok 上以及其他国家也都有销售的机会。印尼的模式在几个国家中较为领先,广告圈层的实际支付用户流量已经见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商家帮助官方拓展用户池子。在刚开始投放广告时,可能基本没有转化,但能够帮助官方完成这件事情的人,会获得推流的加成。选择了开始下单的人群,是有购买意向但不知道如何购买的人群,其数量大概是实际结算数量的 2 到 3 倍不止,这个数据是相当可观的。商家可以观察广告计划中开始下单的数量与实际结算数量的占比。很多人卡在了开始下单这个环节,因为用户点击了“我要购买”后,购买完可能没有提交支付,现在很多是 COD 支付方式,很少人直接在线上支付。所谓的提交支付是指完成填写收款收货地址的动作,然后提交订单,甚至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否算下单。这与 tap 模式不太一样,实际上更偏向于有大量的 BD,在建联达人时,达人的挖掘、样品的寄样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注意。系统本身不对商家开放,例如,当我们需要建联大量达人时,需要对达人资产进行管理,如果对于品牌形式的卖家来说,不通过数据化呈现,达人管理会比较麻烦。比如 BD 离职后,达人资源的数据沉淀、数据报告的分析、团队的专业程度、能否挖掘出好的达人、筛选挖掘等都是比较费心费力的维度,还包括后续达人管理、智能化推荐、哪些达人的带货视频值得投放,甚至是追加投放后能否关联,以及分析自然流的数据投放数据等等。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 跨境流量舵手
  • 跨境流量舵手
  • 从事海外推广引流推广8年,精通谷歌广告推广,facebook广告推广等各大广告平台的推广引流,你想了解的,你所关注的,都可以联系我交流!
  • 内容
    9
  • 阅读
    3647
  • 粉丝
    0
扫一扫, 关注我
跨境流量舵手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