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北某市多名天猫京东网店店主爆料表示,他们在5月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要求企业自查3 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
根据一位健身器材网店店主展示的“风险自查提示”,该提示主要是提醒商家存在网上销售商品少记营业收入的风险。
具体来说是指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企业,其向税务部门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所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需要补缴营收差额所产生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自查提示”所提及的数据分析时间范围是2017年至2019年,也就是说,网店商家要自查3年以来的营收漏报风险,并补缴相应税款。
相信看到这类消息,其他电商企业,包括跨境电商企业都会心头为之一凛。
大数据时代,传统上向网店商家征税的盲点已不复存在。
请相信,这一幕场景跨境电商企业一定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只不过发出风险提示的是海关,不是税务部门,使用的字眼是“自查自报”、“主动披露”、“稽查补税”之类的。
根据2018年跨境电商新政的相关文件,海关对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经营企业、运输企业、支付企业等拥有稽查的权力,企业对自己的违规行为有主动披露的权利,海关当然也可以适时发出风险提示,要求企业自查并补缴税款。
客观讲,海关企业自查,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压力,查与不查,报与不报,企业很纠结。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企业主动查发问题,并主动披露也是自我纠正,获得从轻、坚强处理的好机会。
此外,在电商领域还有另一个“灰色地带”也与上述逃税问题产生关联——刷单。不少网店商家对记者表示,刷单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业内的潜规则,只不过近几年平台管理越来越严格。但是税务机关拉出所有营收大数据后,刷单带来的税务问题也随之浮现。
国内电商企业为了有一个好看的“销售量”,存在着刷单的现象。但现在税务局要求,刷单多刷出来的销售额,需要补缴对应税款。而跨境电商的刷单,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跨境电商企业的“跨境”属性,所谓的刷单不再是一个虚构销售量的简单商业行为,不是仅仅靠补缴税款就能万事大吉的。所以大家千万别误以为跨境电商中的“刷单”被查到只是补补税那么简单,这个行业“潜规则”后果非常严重。
据了解,针对此次天猫京东网店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当地税务部门将采取“一次告知,自纠自查;二次告知,辅助纠错;三次不改,重点核实”的模式,对已自行改正的纳税人,不再打扰;对未按照要求改正的纳税人,再次告知风险;两次告知后仍存在涉税风险的,由基层税务机关集中开展风险应对工作。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