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个刚加了微信的同行朋友聊了下选品这块的知识,他的选品思路是以利润为主,低利润的觉得没意思,出发点是没问题的,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他选品的维度又过于单一,没有全局全方位的考虑其他因素,包括自己的能力,资金水平,供应链等,那我这边就浅析一下我碰到过的几个选品误区,帮大家扫扫雷,欢迎大家补充让内容更丰富,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Amazon选品四大误区
1.Review数量越多的产品就一定越好
不少卖家都会通过排名靠前的Best Sellers,在目标类目中寻找选品思路。那些Review数量多的产品,自然就成了优先考虑的对象。但这样做,真的就能选到好产品吗?
其实不是的,Review数量多的产品虽然市场容量比较大,但同样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比如2年前的户外运动类-瑜伽裤这个类目本身已经是红海,进入的卖家运营起来已经有点吃力,加上疫情之后这个类目一下子涌入更多的新手卖家,变得更难生存,且该市场不乏一些有钱有实力的大卖,中小卖家能够分到一杯羹的概率很小。对于中小卖家来说,这个类目并非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分析销量时,还要考虑到产品的竞争情况、成本几何、后期还有无提升空间等等。否则,在你萌芽之前,大卖就已经准备好了一百种弄死你的方法,在你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就一枪爆头。
2.分析产品Review时只考虑差评
我们都知道,在大概确定一款意向产品时,很多卖家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会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差评从而想办法改良产品,减少差评的概率。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做法。
建议卖家除了在关注差评的时候,同时也应该查看一些好评,尤其是真实留评(shua评太明显的忽略掉),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好评,我们可以有两个作用:一是看到用户的使用场景,让你对产品的定位更加清晰,对产品的定义更加精准;二是顾客之所以留下好评,一定是这个产品给他带来了一定价值,解决了问题,这就产品的核心卖点。总结出来就是:差评点做优化改进,好评点要作为自己后期开发产品的标配,别人有的你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你也要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3.调研竞争对手时只考虑短期销量
有些卖家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在调研期间竞争对手销量不错,并通过分析发现竞争情况跟产品成本空间等等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维度,所以盲目的认为自己选出了潜力的爆款,并且开始跟厂家下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发往亚马逊仓库。
殊不知,自己在选品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因素--季节性产品。其实,有些产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造成这个产品销量在某段时间内走高。如果选择这样的产品,当季节一过,销售便会严重下滑甚至积压库存,要知道,亚马逊长期仓储费也是很昂贵的。所以,我们在选品时,一定要清楚自己所选产品有没有季节性,建议卖家在各个平台上搜集数据以确认自己所选产品的具体情况。
我的一个朋友在选品的时候刚好是冬天,他发现前台都是冬款的产品,却没有意识到因为应季所以数据都是当下的,其实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应该考虑是否需要反季选品,然后配合调查大卖的全年销售趋势来判断整体动态;
4.盲目自信的认为利润空间大的产品就能打造起来
一些卖家看到竞争对手某款产品销量不错,估算产品的毛利润在50%以上甚至更高,然后就自信的以为自己肯定能做的更好,想着只要把利润空间适当压低,这样价格就会凸显优势。
其实,这样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首先,竞争对手销量已经很好了,如果拼成本价格,肯定更有优势,你拿什么竞争,如果竞争对手降价,你销售产品还要不要利润?其次,基于用户而言,竞争对手的产品的Review积累了那么多,凭什么让用户选择全新的你,就算你的价格有优势,大部分用户也宁愿多花一点钱,选择消费者反馈Review更多的产品。并且,利润大的产品是否成本资金压力也大,这个也是考虑因素,你的资金能否撑起这个品?
总而言之,选品避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在选品的时候要多维度全方位考虑,不能单单只考虑到片面的点,选品方面我依旧在学习阶段,也知道自己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过一点点学习总结进步,就会有好的结果,一起加油~~